东江纵队游击队员在战场上英勇歼敌。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翻拍

马山虎个人资料,宁夏马山虎个人资料

惠州东湖旅店曾是党员中转站。

东江时报讯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我市党史专家何焕昌介绍,有8位惠州籍或曾在惠州战斗的东纵战士上榜。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昨日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介绍,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遴选的是抗战事迹突出、牺牲情节壮烈、社会影响力较的英烈和群体,涵盖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游击队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国民党抗日将士、民主爱国人士和援华国际友人等不同群体的代表。

这次公布的第二批名录是在去年公布第一批名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核实论证后形成的。去年,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包括一名惠州籍英烈,他就是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的胞弟、新四军军需处处长叶辅平。半年多来,民政部门通过各地各部门推荐上报、网上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资料;联系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先后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和史料书籍2300多份(册),核实英烈生卒、履历、牺牲情节等重要息2.88万条,撰写事迹和简介72万多字;安排专人赴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地查看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实际情况,了解掌握一手资料,并组织专家对名录进行集中研究讨论,并征求相关部门和各地意见。经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了第二批名录的遴选论证工作。

展开全文

【抗战事迹】

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人员,并查阅了 《东江英烈传》、《东江纵队志——— 纪念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广东革命史辞典》、《惠州历史人物传》等资料,简要整理出8位惠州籍或曾在惠州战斗的东纵战士的抗战事迹。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民运队长黄志强

来亚华侨回国抗日

黄志强(1917年~1941年),马来亚华侨,原名黄观喜,牺牲前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民运队长。黄志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坑梓村,幼年随父到马来亚谋生,当过煤矿工人、橡胶工人。194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初,黄志强参与组织和发动马来亚煤矿工人和橡胶工人进行罢工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组织了9人的 “抗日救国宣传队”,后扩大为“马华蜜蜂歌剧团”,并任团长,率团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各地巡回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并筹款支援祖国抗战。1939年初,他带歌剧团参加“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被推选为“两才队”队长,后又带队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黄志强于194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民运队长,在东莞大岭山一带发动群众,办识字班,组织农会,组建自卫队,开展扩军、征粮工作,支援部队建立和发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1941年11月,黄志强在东莞樟木头公路与日伪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政训室工作人员彭泰农

遭日军严刑拷打不吐半点机密

彭泰农 (1915年~1943年),惠阳白花(今属惠东)人,牺牲前任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政训室工作人员。

1931年,彭泰农考入坪山青龙潭乡村师范学校,在校内与同学秘密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报刊,并与同学组织抗日宣传队。1937年初,彭泰农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彭泰农在《惠州日报》发表了《告东江父老兄弟姐妹同胞书》,号召东江人民团结抗日,并组织抗敌后援会,发动群众抗日救亡。

1938年1月,彭泰农返回惠州进行恢复党组织的活动。5月成立中共惠州中心支部,他任支部书记。8月,成立惠博中心县委,他任县委书记。10月,日寇在大亚湾登陆后,彭泰农等撤往博罗,成立博罗战时工作团,并以该团名义与黄麻陂中共地方组织取得联系,将黄麻陂抗日自卫团大队改造为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1938年12月7日,日寇暂时撤出惠州后,彭泰农在惠建立秘密联络点,出版壁报《大家看》,发动群众参加抗战。1943年3月,因奸细告密,彭泰农所在的港九大队政训室被日寇包围。他为了掩护同志,在拨开草丛向下冲时,不幸负伤被捕。被捕后,日寇对他进行严刑拷打,但是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半点机密。遂被日寇杀害于粉岭,时年28岁。

东江纵队第三大队中队长陈廷禹

激战两天一夜后牺牲

陈廷禹(1923~1944),泰国华侨,祖籍广东省澄县,牺牲前任东江纵队第三大队中队长。

陈廷禹出生于泰国罗永府一个工人家庭。抗战爆发后,他参加泰国华侨学生抗日救国会,积极为祖国抗战进行募捐活动。

马山虎个人资料,宁夏马山虎个人资料

1938年10月,年仅15岁的陈廷禹回国参加抗战,翌年夏在曾生领导的新编大队特务队(警卫队)当战士。194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任小鬼班副班长。1943年5月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直属中队任小队长。1944年夏任东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中队长。

1944年8月,陈廷禹所在部队攻打鸾岗敌伪据点,陈廷禹的中队担任主攻。突击队爆破成功后,他带领战士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发展,与敌人展开巷战。激战一天一夜后,攻占敌5个炮楼,控制了鸾岗的制高点。第二天敌大队援兵进逼,陈廷禹率战士勇猛冲杀,于黄昏时分把反扑的敌人全部击退,击毙、击伤敌人60多人,俘敌10多人,缴获了20多支步枪。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年仅21岁的陈廷禹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

东江纵队第三大队独立中队政治委员钟若潮

以一当十挡住日寇

钟若潮(1911年~1944年),泰国华侨,原名钟计廷,在部队用名李中。

“七七”事变后,钟若潮偕爱人王丽、弟弟钟育民于1938年冬回到惠阳抗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增城抗日游击基干队任政治指导员。1942年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任中队政治指导员,1944年初任第三大队独立中队(飞马队)政治委员。此间,他带领10多名战士化装奇袭卢村,一举歼灭伪军刘发如部40多人。

1944年5月初,东江纵队集中在梅塘整训,纵队领导梁鸿钧、王作尧、杨康华都在梅塘,司令部驻在梅塘马山脚下的村庄。5月8日,驻樟木头日寇加藤大队出动400余人,趁雾天袭击驻在梅塘马山下龙见田村的东江纵队司令部。钟若潮奉大队长邬强之命,率队先敌一步抢占了马山制高点,与多出近10倍的日寇展开一场血战。日寇用山炮从三面向马山阵地狂轰滥炸,阵地一片火海,泥沙将战士的身体和武器掩盖,机枪不能着火。钟若潮指挥战士们从泥沙地下挖出武器,一面排除故障,一面使用手榴弹,如此连续打退敌人六次冲锋,使得马山阵地屹立不动,掩护了领导机关安全撤离。

遗憾的是,钟若潮和20多名战士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小鬼班”班长黄友

老虎山下英雄少年

黄友 (1927或1928年~194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4月在东江抗日游击队独立第三中队(飞鹰队)“小鬼班”副班长。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月当班长。

1944年7月21日晚,飞鹰队攻打平湖谭屋村的伪军。黄友冲在前头,甩出手榴弹压住敌人火力,用小包炸药轰开祠堂后门,“小鬼班”和短枪队随即冲进祠堂消灭了敌人。天亮时,飞鹰队顶风冒雨迅速撤离到老虎山西北沙岭附近,突与日寇藤本大队主力400余人遭遇。

由于日寇率先展开占领有利地形,以猛烈火力把飞鹰队压制在一片开阔地面。危急关头,黄友率“小鬼班”4名战士抢占一条较高的堤围,开火阻击敌人,掩护飞鹰队主力撤出开阔地。战斗持续近1小时,4名战士傅天聪、尹林、赖志强、李明相继牺牲,黄友身负重伤,大腿被打断。当日寇又发起一轮冲锋时,黄友趴在地上,从挂包取出《党员须知》撕碎,连同打光子弹的驳壳枪塞进稻田里,再向冲上围坝的鬼子投出一枚手榴弹,在血火中壮烈牺牲。

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猛豹大队政委李少清

追击日寇不幸中弹

李少清 (1921年~1945年),安徽潜山人。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在武汉参加林华“孩子剧团”。1941年因投寄《皖南事变真相》等文给蒋介石而被捕,经郭沫若营救出狱。同年到广东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曾任政治服务员、指导员、中共支部书记等职。

1944年秋,李少清被任命为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猛豹大队政治委员,根据上级命令,带领大队挺进水乡,与三龙大队会合,共同开辟水乡新战场。到了水乡后,通过“攻点打援”同时并举的战术,打下水乡敌人重点据点高埗,共歼、伤、俘敌250多人,缴获轻机枪9挺、长短枪180余支。后来,又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并突破日寇大扫荡计划重返山乡。

1945年6月,全国抗战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东莞县的日寇进入了困境,粮缺弹尽,四出抢劫。9日,约100名抢粮日寇由寮步沿莞樟线进犯大朗,在黎贝岭村附近的公路上与猛豹大队遭遇。李少清立即指挥部队投入战斗,一举歼敌35名,残敌被包围于竹山村的炮楼里,负隅顽抗,李少清在乘胜追击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4岁。

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猛豹大队大队长沈标

英勇善战负伤不下火线

沈标(1919年~1945年),原名剑光,广东云浮郁南人。

1940年,经哥哥介绍,在香港务工的沈标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沈标勇气过人,枪法又准,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沈标在每次战斗中都担负主要任务,两次在战场负伤都不下火线。1944年,东纵司令部任命他为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的主力大队——— 猛豹大队大队长。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莞太线的反攻战打响。在东莞莞城至太平沿线,各据点共驻有日伪军和护沙队2000多人,沈标会同兄弟队伍在东莞新基伏击时,近百名日寇和200多名伪军带着几门迫击炮前来增援,但被沈标部队打散。不料,日寇仍有一个小队用两挺重机枪占领新基茶亭顽抗,当沈标向部队进行紧急动员布置任务时,被日寇炮击,沈标身负重伤后被送往香港治疗。最终,因伤势过重,加上严重感染,不幸牺牲。

惠东县委民运部部长兼惠东行政督导处民运部部长黄闻

上中学班级演讲中阐发革命道理

黄闻(1916年~1945年),原名文华,广东惠阳坝岗 (今属深圳宝安)人。1938年参加抗日武装,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宝安县大鹏民众抗日自卫大队政治教官、中共惠阳县平(山)白(花)区委书记、中共陆丰县委书记等职。1943年任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惠阳大队政训室主任。1944年任东江纵队第二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据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资料)。

1931年,黄闻考上崇雅中学,其时正值“九???·???一八”事件发生,黄闻主动接触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组织,并多次在班级演讲中阐发革命道理。1934年毕业后,黄闻在小学教书之余深入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8年10月,黄闻被吸收入党,并为坝岗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黄闻领导了大鹏、坝岗、葵涌一带的建党和发展抗日武装工作,动员了一批青年参加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至1945年,黄闻任中共惠东县委民运部部长兼惠东行政督导处民运部部长,当年6月的一天晚上,黄闻在淡水新屋仔村开会,时遇日寇过境。黄闻率与会同志及群众一起撤出村庄,因暴露目标,不幸遭敌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