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泰读《资治通鉴》38

北魏第十五任皇帝元修虽然是被高欢扶上台的(见《他们在说谎》),而且元修还娶了高欢的女儿当皇后,但是元修越看高欢越觉得他不顺眼,就像元子攸想干掉尔朱荣一样,元修也策划着想搞掉高欢,他的政治同盟就是贺拔胜和斛斯椿。

元修多少吸取了一点点元子攸的教训,没有很莽撞的动手,533年元修做了三项准备,第一项是建立了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宫廷卫队,由斛斯椿当司令;第二项是让贺拔胜去当荆州刺史,控制河南安徽一带的地盘;第三项就是跟坐镇关中的贺拔岳眉来眼去;这三个小动作,让高欢很不开心——大家都是道上混的,你想干什么我很清楚。

这小子长得跟别人不一样啊

高欢最忌惮的是贺拔岳,有勇有谋,手握重兵,在北魏公司的职位是“关中大行台”,掌握关中战略要地,相当于党政军一把抓,政府总代表,贺拔岳派了使节冯景去见高欢,高欢很高兴,跟冯景歃血为盟,誓言要跟贺拔岳情如兄弟。可谁料冯景回去复命,跟贺拔岳说高欢非常奸诈,决不可信——尔朱兆也曾跟高欢结拜兄弟,下场大家都看到了(见《他们在说谎》)。

贺拔岳的首席谋士宇文泰,主动要求去晋阳拜见高欢,想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位搅动国际局势不安的枭雄到底是什么人,高欢见了宇文泰,对其相貌大为惊奇,说“此儿视瞻非常”,533年的时候宇文泰26岁,他比高欢小11岁,高欢觉得这小伙子不同凡响,他希望宇文泰能留在晋阳,加入高家班,但宇文泰一再请求回去复命,高欢只好同意,但越想越不对劲,派人去追宇文泰,可宇文泰跑得更快,高欢的追兵一直追到潼关也没追上他,只好返回。

宇文泰回到关中,向贺拔岳汇报工作,说高欢之所以还没有篡位,是忌惮你贺拔岳、贺拔胜兄弟,你只要暗中戒备,高欢不难对付。宇文泰建议贺拔岳率大军前往陇山(甘肃陕西交接处),武力威慑盘踞在夏州、灵州、河西的地方武装,恩威并施,吞并其人马增强实力,西方跟羌族、氐族和平共处,北方安抚柔然,把内部矛盾捋顺了,我们再回到长安,伺机而动。

以上建议,可见宇文泰果然 “视瞻非常”,眼光超拔,头脑清楚。

贺拔岳很开心,让宇文泰去趟洛阳,把这个计划向皇帝元修汇报,元修也大为高兴,为了表示倚重诚意,元修在自己的心前刺出鲜血,派使节送给贺拔岳——刺心头血,比歃血为盟把血涂在嘴唇上,更显诚意。

贺拔岳按照宇文泰的计策,率军西上,进驻平凉,跟周边的军阀说自己来这里没别的意思,就是来牧马的。大家都懂的,牧马用不着你贺拔公亲自出面,武力威慑之下,果然收服了一堆大小军阀,贺拔岳觉得这块地盘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又和高欢的势力范围隔黄河相望,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想派一个强有力的刺史镇守,大家一致举荐宇文泰,贺拔岳说宇文泰是我的左右手啊,怎么可以离开?

但是贺拔岳沉吟累日,也找不出比宇文泰更合适的人选,最终还是让宇文泰去了,驻扎在夏州,也就是当年赫连勃勃所在的统万城(见《气吞万里如》),宇文泰从一个部门经理,跃升为城市公司总经理,完成了职场上的第一个飞跃。

莫名其妙的影响历史

当时在关中的军事势力,除了贺拔岳,还有侯莫陈悦,侯莫陈悦是河西人,当年跟着尔朱天光征伐关中,也立下赫赫战功,贺拔岳曾说服侯莫陈悦跟他一起反对尔朱帮,两人合作的很好,侯莫陈悦唯贺拔岳马首是瞻。高欢深感忧虑,派了自己的大谋士崔嵩去见侯莫陈悦,不知道崔嵩用了什么样的销售说辞,侯莫陈悦被说服了。

展开全文

贺拔岳收服了一堆河西军阀,只有灵州刺史曹泥没有归降,继续效忠高欢,534年贺拔岳打算讨伐曹泥,让人去夏州询问宇文泰的意见,宇文泰认为灵州远离高欢的地盘,曹泥不足为虑,值得担心的反而是侯莫陈悦,此人毫无诚意,应该先对付他。

但是贺拔岳觉得侯莫陈悦是好兄弟,他邀请侯莫陈悦开会,商量一起讨伐曹泥,贺拔岳多次在没有卫士的保护下,跟侯莫陈悦聚会,吃饭喝酒,讨论工作,贺拔岳的手下警告他不可这么大意,贺拔岳不理。

贺拔岳讨伐曹泥的大军出动,侯莫陈悦当先锋,抵达河曲(宁夏灵武)的时候,侯莫陈悦邀请贺拔岳到自己的大营,大家一起开军事会议,开到一半,侯莫陈悦说自己肚子疼,起身而去,他的女婿元洪景,拔刀斩杀贺拔岳,这场面让我想起了香港黑帮电影。贺拔岳是沙场老将,武艺高超,要不是毫无防备,根本不可能落得这样的下场。

侯莫陈悦向贺拔岳的部属宣布,是皇帝元修下令让我杀贺拔岳的,只杀他一人,跟你们无关。大家相信他的说法,都不敢乱动。

我认为“河曲之变”是侯莫陈悦等人经过周密计划,甚至不排除有高欢的大谋士崔嵩的智力贡献,计划执行到现在,十分完美,贺拔岳的部属如果被侯莫陈悦吞并,然后归附高欢,整个中国历史就改写了。

但是不知道啥原因,侯莫陈悦突然发神经,让这个计划整段垮掉了,他没有接管贺拔岳的军队,而是带着自己的人撤退到了水洛城(甘肃宁静),贺拔岳的部众根本没人管,溃散到了平凉。

大伙儿群龙无首,商量下一步怎么办,老板挂了,生活还得继续啊,我们再找一个领导吧?有人建议找贺拔胜,有人建议向中央汇报,有人建议找宇文泰。无论去找远在荆州的贺拔胜,还是去找洛阳的皇帝元修,从宁夏出发,一来一回得花好长时间,远水不救近火,大家一致决定去找宇文泰。

崔嵩老婆个人资料,演员王策老婆个人资料

宇文泰如果没去夏州,也许贺拔岳不会死,也许宇文泰会和贺拔岳一起被干掉,中国历史都会被改写,但是宇文泰偏偏有了一块很重要的地盘,而且展现出了极高的管理水平,《资治通鉴》的原话是 “英略冠世,远近归心,赏罚严明,士卒用命”,这是极高的评价,贺拔岳的手下觉得,跟着宇文泰会有前途。

抓住时机,完成职场飞跃

宇文泰召集部属开会,有人觉得侯莫陈悦也许已经把贺拔岳的部属吞并了,不如静观待变;有人建议宇文泰立刻抓住这个大彩票,侯莫陈悦只是一个井中之蛙,对付他不难。宇文泰说,侯莫陈悦既然敢杀害贺拔公,那他就应该占据平凉,现在居然退到了水洛城,可见这个家伙是一个无能之辈,天底下最难得到又最容易失去的,就是“时机”,如果我不早点去平凉,那里的人心很快就会离散。

宇文泰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立刻斩杀了夏州最大的豪族弥姐元进及其党羽,因为他们暗中打算相应侯莫陈悦。内部稳定后,宇文泰立刻轻装飞马,直奔平凉,快到平凉的时候,宇文泰居然遇到了侯景,这家伙是高欢最重要的大将之一,是特地来接管贺拔岳部众的,如果宇文泰犹犹豫豫,犯了拖延症晚点出门,就被侯景抢了先机。

宇文泰跟侯景说,“贺拔公虽死,宇文泰尚存,卿何为者?” 你TMD来干什么。

侯景大惊失色,赶紧说 “我尤箭耳,唯人所射”,我就是一根箭,领导想把我射到哪里就射到哪里,我能有啥想法?既然侯景已经认怂,双方就没有撕破脸,侯景返回。

宇文泰抵达平凉,哭祭贺拔岳,十分悲恸,贺拔岳的部属悲喜交集,悲的是贺拔岳死了,喜的是宇文泰来了。

高欢派人慰问宇文泰,希望宇文泰归附,宇文泰拒不接受,高欢的使节回去后,建议高欢趁宇文泰根基不稳,立刻出兵将其消灭,高欢有些托大,认为没必要兴师动众,仍然可以用计除掉宇文泰。

宇文泰利用这段战略机遇期,率军讨伐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仇。当时天降大雪,积雪深达两尺,宇文泰带着军队以极快的行军速度抵达水骆城,刚到城下,守军即向宇文泰投降,侯莫陈悦果然是个井底之蛙,能力之差,连部属都不看好他。侯莫陈悦退守天水,宇文泰继续追击,侯莫陈悦迎击之际,军中突然惊溃——大家莫名其妙的很惊恐,打都没打,一哄而散。

侯莫陈悦性情猜忌,大军瓦解之后,他不让侍卫靠近自己,带着弟弟和儿子,以及参与谋杀贺拔岳的几个人弃军逃跑,但逃跑也没有个目的地,一连数天,东奔西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左右劝他投奔曹泥,毕竟曹泥是高欢的人,侯莫陈悦同意,自己骑了匹骡子,让其他人步行跟着,本来逃亡速度就慢,之前又耽误了好几天,最后被宇文泰的追兵撵上,侯莫陈悦望见追兵,就在路边上吊自杀。

高欢听到宇文泰平定内乱,派使节送上厚礼,再次表示愿意结为盟友,宇文泰拒不接受,把高欢的信加上一个封套,献给了皇帝元修,相当于把微信私聊截屏发给领导看,这让元修很开心,认为宇文泰靠谱。任命宇文泰为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等职,从组织关系上确定了宇文泰对关中地盘的管理权。宇文泰完成了职场上最重要的一次飞跃。

元修和高欢终于翻脸了

534年5月10日,元修宣布准备御驾亲征南梁帝国,在洛阳进行了大阅兵,虽然他想对付的是高欢,但他下密诏给高欢,说自己表面上准备南征,其实是为了对付贺拔胜和宇文泰,你只要声援我就可以了,看完诏书后请烧掉balabala·····???·???

我看《资治通鉴》到这段,不仅哑然失笑,元修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一辈子养尊处优,他怎么能跟从底层一点点奋斗起来的高欢斗心眼?他这个谎说的太假了,已经假到侮辱高欢智商的地步了。

高欢上疏,顺水推舟,既然你说要对付贺拔胜和宇文泰,我就派4万大军西渡黄河攻击宇文泰的夏州,派5万大军讨伐贺拔胜的荆州,派12万大军南下讨伐南梁。

元修傻了眼,原来高欢早有防备。

接下来元修和高欢展开奏折战,双方你来我往的在纸面上吵架,高欢说我要清君侧,元修说你有大野心,嘴炮打到最后,大家还是战场见,高欢举兵南下,以高敖曹为先锋,元修则征召贺拔胜和宇文泰。贺拔胜率军北上,宇文泰也亲自率军抵达弘农(河南灵宝)。

为了抢在宇文泰之前抵达洛阳,高欢率大军急行军,几天时间走了八九百里,抵达黄河北岸,斛斯椿向元修请求,自带2000精锐骑兵,夜渡黄河,趁着高欢士卒的疲劳,发动突袭,元修本来很赞成,但是大臣杨宽警告,斛斯椿北渡黄河,一旦击败高欢,是灭一高欢,生一高欢,于是元修取消斛斯椿的行动。

斛斯椿非常失望,叹息说皇上听信左右的构陷,不用吾计,我们失败岂不是天意?!

你看,这又是囚徒困境,元修担心灭一权臣,再生一权臣,宁愿失败,也不愿成功。

宇文泰接到报告,说高欢数日行八九百里,此兵家所忌,皇上不乘他们疲惫,北渡黄河亲自作战,只想沿岸防守,黄河长达万里,怎么防守得过来?只要有一个地方被高欢突破,大事去矣。

宇文泰立刻做出决策,派军东渡黄河,直击高欢的后方根据地,然后派精锐骑兵1000人,驰援洛阳——估计洛阳是守不住了,先接到皇帝再说。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宇文泰极高的洞察力,以及剑及履及的行动力。

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

高欢一路上没打几个硬仗,沿途关隘的北魏守军对元修并没有多少忠诚度,7月26号,高欢渡过黄河。

7月27号,元修出洛阳准备西赴关中,投奔宇文泰,本来还有5000骑兵保护,这是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嫡系,可大家一听要去外地工作,当晚跑了一半,在哪里不是当兵,干嘛要离开父母,抛弃妻子儿女,离家万里?

7月28日,元修动身向西投奔长安,在路上碰到了宇文泰的骑兵。

高欢的先锋官高敖曹,跟元修有杀兄之仇,带着轻装骑兵紧追不舍,元修鞭马狂奔,途中连稀饭都没得喝,两三天时间,随行官员只能喝涧水,好容易逃到灵宝,宇文泰派人迎接,侍从官员才吃顿饱饭。要不是宇文泰当机立断,火速派骑兵去接应,元修可能就被高敖曹抓住了。元修任命宇文泰为大丞相,政事军事均由其裁决。

高欢带着大军追赶元修,先后上了四十次奏折,说自己只是为了清君侧,没其他意思,希望元修回洛阳,元修不回复,高欢觉得自己也算仁至义尽了,回洛阳立11岁的元善见为帝,从此北魏有两个中央政府,为了容易分辨,我们把宇文泰控制的区域成为西魏,高欢控制的区域称为东魏。

高欢派侯景讨伐贺拔胜。贺拔胜战败,带着几百骑兵投奔了南梁,受到萧衍很好的款待,后来贺拔胜从南梁去了关中,投奔宇文泰政府。

高欢觉得洛阳离西魏和南梁太近,不容易防守,把东魏的首都,从洛阳搬到了邺城,只给大家留了三天行李打包时间。四十万居民,狼狈上路。不过高欢比董卓强一点, 邺城离洛阳也比长安近,老百姓没死那么多(见《曹操的秘密》》)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逃到关中的元修继续“闺门无礼”,堂妹跟他上床,不能嫁人的就有三个,皆封为公主,其中有平原公主元明月,不知道元明月做错了什么,大丞相宇文泰说服各皇家亲王,诛杀了元明月,这让元修大不高兴,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表达自己来到关中的悔恨,元修有时弯弓,有时捶桌,跟宇文泰的感情破裂,12月15日,元修饮酒,酒中有毒,卒。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

崔嵩老婆个人资料,演员王策老婆个人资料

元修上任不久,曾用毒酒干掉了十二任皇帝元晔、十三任皇帝元恭、十四任皇帝元朗,把皇帝这份工作的危险系数又提高了不少。现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真是令人目瞪口呆,觉得老天真是编剧大师。

为什么要用贪官治国?

大丞相宇文泰的政府里,有位叫苏绰的官员,有一次宇文泰和国务院副总理(仆射)周惠达讨论工作,周惠达无法回答宇文泰的一个问题,说我出去搜集一下资料,周惠达出去后请教了苏绰,苏绰为他出谋划策,拟定方案,周惠达回去向宇文泰汇报,宇文泰十分欣赏,问谁给你出的主意?周惠达说是苏绰,并且赞扬苏绰有辅佐君王的大才。

这个故事说明,宇文泰很清楚部下周惠达的实力,知道这个问题不是他这种水平能回答的,有知人之明。周惠达也不鲸吞部下的功劳,而且乐于向领导举荐比自己强的人,有谋国之忠。

苏绰获得了升职,更重要的是宇文泰对他有了印象,有一天宇文泰前往昆明池捕鱼,走到西汉皇宫未央宫西面的仓池(王莽是在这个地方被杀的),打听这个是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宇文泰召见苏绰,苏绰一一回答,这个地方以前是干什么的,后来又作为什么用途使用,宇文泰大为高兴,接下来就问了一些天地万物是怎么起源的、历代王朝的兴亡原因这些高级问题,苏绰回答问题之快,犹如流水,宇文泰跟苏绰并肩骑马而行,一问一答,到了昆明池,竟然连渔网都没有架起来,又返回丞相官邸。

宇文泰把苏绰留下谈话,请教治理国家的方略,苏绰介绍政治的本质,以及怎么管理政府,一开始宇文泰躺在那里听,听到后来宇文泰起身,穿好衣服,严肃的坐在那里听,不知不觉,把双膝移向苏绰,一直聊到天亮,还没有聊完。后来宇文泰跟周惠达说,苏绰是一位奇士,他要把政府交给苏绰管理,苏绰被提升为“大行台左丞”,基本就是全权管理西魏政府,后世的人差不多都按照他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来办。

那么,苏绰到底和宇文泰谈了什么呢?《资治通鉴》上没说,我上东岳学习坊的时候,王东岳先生倒是简单介绍过(见《用半年时间,和我一起学点没用的?》)。苏绰明确建议宇文泰要用贪官。

宇文泰大惑不解,怎么用贪官是治天下之道?

苏绰跟他讲,用贪官你得到了三样好处:第一,他是贪官,跟着你能发财,他一定忠于你;第二,他是贪官,手里你就有他的把柄,你就能容易收拾他,他也就特别乖,特别好管;第三,你动不动杀两个贪官,全民欢呼领导英明,也可以树立威信。苏绰说这是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方法。大家想想,中国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治贪官吗?

快刀斩乱丝,一个狠角色的诞生

535年,高欢任命7岁的高洋当“骠骑大将军”。高洋不是嫡长子,是个聪明孩子,但是外表看起来有点像白痴,兄弟们都看不起他,觉得这个家伙就是命好,生在高家当上了将军,这要是生在普通老百姓家里,早溺死了,只有老爸高欢觉得高洋不同凡响,跟自己的首席幕僚薛琡说“此儿识虑过吾”——高欢曾经把儿子们都召集起来,每人给一大团乱丝,让他们理出头绪,看看他们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耐心,其它儿子都认真埋头理丝,只有高洋抽出佩刀,把乱丝砍断,说“乱者必斩”。

东魏和西魏,虽然国号都叫“魏”,但是它们却是死敌,接下来爆发了5次大战,每一战都有极强的戏剧性,充满了悲壮、勇敢、诡异、惨烈和搞笑。我们下周再聊。

是之前的37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