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佳子;来源|公众号“影视独家”

“绍兴城里五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三千有余)”。周全就出生在台门如星的绍兴古城里。在其首部长片电影作品《西小河的夏天》里,一座台门、两个家庭、三代人被2018年的他穿越时空,重新安置在20年前的夏天。

2015年,《西小河的夏天》荣获第十三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最高奖。2017年,再获第二十二届釜山国际电影节K.N观众奖。这一年,导演周全正好30岁。

绍兴,请回答1998

1998年,周全刚刚度过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十年,用他的话说,就是对人与人的关系,对世界的理解有了最初的雏形。也是在那一年,周全的学校开设了英语课,“后来,就开始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门。”

当20年后的我们回望1998年时,那些曾经处在改革开放20周年中的细节开始慢慢凸显。对于生长在长三角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地带的周全来说,尤其如此。

演员何威个人资料,何威个人资料介绍

“那时,西化的生活方式慢慢流行,绍兴有了第一家肯德基。那一年,有关世界杯的记忆成为我自己甚至我们这代人认识足球运动的一个窗口。”

在《西小河的夏天》的主创人员名单中,不乏电影圈如雷贯耳的名字。作为监制,张家振、廖庆松的名字赫然在列。一个是在20世纪80年代为香港电影打开国际版权市场的金牌制片人,另一个则是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御用剪辑师。

展开全文

1998年,吴宇森执导、张家振担任制片人的动作剧情片《变脸》在好莱坞大卖。两年后,《碟中谍2》成为当年全球票房第一。也因为这部影片,吴宇森成为好莱坞为数不多的“拥有最终剪辑权的导演”。

1998年,廖庆松与侯孝贤的合作迈入第十五个年头,由侯孝贤执导、廖庆松担任剪辑及制片的《上花》入围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那一年,周全11岁。

不管是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还是从普通百姓个人生活层面,1998年都可以说是一个关键节点。

《西小河的夏天》中,10岁的晓阳希望像皮耶罗一样成为足球运动员,决战世界杯,但是当老师的爸爸却拒绝为他的校队申请书签字。

在没有兄弟姐妹的年少时光,隔壁的怪爷爷成了晓阳的好朋友。他们一起踢球,一起出游。孤独的夏天,他窥见了爸爸、妈妈和爷爷的秘密。

在周全看来,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孤独感是“80后”“90后”共同的成长记忆。这种感受一直在心里滋长,最后积聚成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

当然,如果要拍成电影的话,这种个人化的感受就必须投射到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变成一个具体的故事。

周全告诉记者,选择绍兴,一是因为熟悉,二是有感情,“它也符合故事发生地南方小城市的整体视觉风格。”至于时间节点,1998年确实是个人成长和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年。

影片最开始由男孩晓阳的视角切入,随后辅之以父母和邻居爷爷的不同视角,通过视角的交错和呼应,来体现三代人的成长故事以及对当时家庭、社会关系的理解。

“他们的情感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人的成长与蜕变必须放置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才得以成立,情感也一样。10岁的小孩对周遭社会、对整个世界的理解是单薄而被动的。成长的主题也不应仅限于在18岁之前的孩子身上。”周全说。

从剧本开发到拍摄,再到剪辑,他一直在避免让这部影片成为太过个人化的表达。很多人问他,影片中的晓阳是否是他本人的投射。周全的回答是,既是也不是。

“不是的原因在于片中所有的人物关系和情节都是虚构的,我妈不是唱越剧的,我也从未和邻居爷爷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是的原因在于这个故事以及情感发生的语境是真实的,其中表达的情感经验和生命经验也是真实的。”

整体来看,《西小河的夏天》是一个有关孤独和成长的故事。“最初想人物时,首先确定的一点是,不管男女老幼,在每一个生命阶段,都要保持自省能力和学习心态,让自己成长,也让别人成长。也基于这一点,在影片三分之一处,晓阳的视角开始扩展到不同年龄层,通过视角的切换来体会不同的人在不同时刻的情感变化。”

摒弃了黑白色调和绍兴方言出演,周全说,目的在于让普通观众有一个最舒服、最直接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故事中的情感,这也是他坚持在创作过程中避免太过个人化表达的根本原因。

“加入一个编剧或者制片人进来讨论剧本,其实是提供第二双、第三双眼睛,能够让我尽量客观地去看待这个故事和人物的情感发展。”他表示。

人永远比项目重要

“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的。”小津安二郎在他的随笔集《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中如是说。在影迷周全的心中,小津安二郎与是枝裕和一起,都排在自己私房名单的前列。

2014年,从美国电影学院毕业后,周全被侯孝贤选中,成为第六届金电影学院学员。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结识了有“台湾新电影保姆”之称的廖庆松。

“他非常注重对年轻导演的扶持和培养,他和侯导一起做金马电影学院,也是出于培养下一代电影创作者的使命感。他们会亲自帮一些有潜力的青年导演盯剪辑、做监制。”

周全告诉“广电独家”,相对而言,《西小河的夏天》有一个多元化团队,制片人刘宛玲和杨宥瑜、摄影师Michael SoL.dum、美术指导陈荧德是他在美国电影学院(AFI)的同学和校友,编剧黄怡玫是哥伦比亚大学编剧系毕业的,剪辑指导孔劲蕾、声音设计何威、造型指导刘晶则都是中国电影界资深前辈。

“这可能是美国电影学院的一个传统吧,第一部作品总是会找同学、学长、学妹帮忙。美国电影学院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育我们不要拘泥于学校内拍摄的作品。”

周全感慨地说,如果你能够跟一个群体保持黏性合作方式,其实是更长久的工作状态,“人永远比项目重要”。

交谈中,能明显感到高中毕业就去海外留学的周全,在制片与导演思路上,与本土成长起来的青年导演显著不同。他把这种不同归结于在美国电影学院攻读硕士时受到的教育。在那里,他更迅速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各地不同人群对于电影的理解差异。

“好莱坞电影注重结构、故事和戏剧性,欧洲电影注重个人化、艺术化表达。在华语地区,电影风格也有较大差异,香港电影比较商业化,台湾新浪潮电影更追求细腻的人文表达。”通过与不同的人沟通、合作,周全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语言。

很多人认为,从叙事节奏和视觉风格来看,《西小河的夏天》更接近台湾新电影。周全并不讳言自己受到台湾新浪潮电影以及日本家庭电影的影响,但,“从叙事结构上说,它有好莱坞三幕剧叙事的痕迹。”

他与团队的工作室设在北京三里屯的一栋小楼里,在一进门的黑板上仍能看到剧情讨论时勾画的叙事脉络,墙壁上贴着企鹅LOGO的年历和便利贴。5月2日,《西小河的夏天》正式定档5月25日,腾讯企鹅影视是出品方之一。

2015年3月,周全带着《西小河的夏天》参加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获得最高奖。但得奖后,来约谈的人很多,却没有一家公司真正愿意合作。后来得到家乡文化企业——绍兴一山文化的支持,电影才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相比于许多新人导演找资金苦苦追寻的过程,周全说自己幸运得多,却也并不一帆风顺。

演员何威个人资料,何威个人资料介绍

从一开始不同投资人对剧本的修改意见,到拍摄前台门勘景时出的雨天车祸,《西小河的夏天》一步步从项目文案变成了走进大众院线的光影呈现。

周全说,影片创作的过程也是自己慢慢摸索创作方向的过程,“不同创作者对于电影是什么、电影怎么拍有不同的认知,对于我来讲,情感表达很重要,反倒对类型和规模并不在意。”

拍摄时,周全在美国电影工会制度与中国本土化流程之间作了平衡,采用拍六天歇一天的工作周期。最后,这部电影一共拍了42天,其中包含36个工作日。

在他看来,这可能是一个相对健康的循环。对于团队来说,有休整的时间;对于导演来说,也会有一个小小的暂停,在独立空间去梳理之前拍摄的东西。

为了找到影片中晓阳的扮演者,周全和团队一起看了1000多个孩子的资料,挑了200多个面试,测试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与镜头的互动能力。最终选定荣梓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天真、单纯、清澈的眼神。

拍摄时正值盛夏,现场地表温度有时逼近50度,不能开风扇,不能开空调,所有的人都处于燥热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抓到演员最真实的情感反应是最困难的。

不同于其他青年导演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周全认为,电影的核心基础在于沟通和互动。“不能拍一个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电影。所有的个人表达都应该基于观众能够看懂你要表达什么,否则这个表达是无效的。”

在他的设定中,观众是第一位,自己是第二位。“毕竟,拍电影是一个商业行为,最终要进入影院去面对观众。如果是花自己的钱拍非常个人化的影像,这没问题。但我的选择是把它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必须对团队负责,对观众负责。”

“观众是需要培养的,各种类型电影的观众都需要培养。”采访中,周全反复强调,每部电影都要找到合适的观众。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困难的,盖房子也很困难,从楼盘地基到搭钢筋架,再到浇筑水泥,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困难的地方。而电影工作者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去克服那些困难。”

(何佳子,“广电独家”记者,正在饶有兴趣地探寻影视文化圈的秘密法则。)

号:18910530951

邮箱:8726246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