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云轲

(平原君赵胜)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汉族,1988年生,生长于古蔡州地。2007年以来,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作品六十多万字,著有长篇历史小说《风雨江山》、《北风劲之廉颇大将军》等三部。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常务理事、驻店市作协会员、汝南县作协副主席、新蔡县作协特邀理事。

赵胜胜个人资料,赵胜币圈与plus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赵雍的儿子,赵惠文王赵何的弟弟,赵孝成王赵丹的叔父。他先后三次担任赵国的相国,历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两代二十余年。他主政前期,对内力行改革,振兴国力,对外参加合纵运动制衡秦国,主动与齐国、燕国、魏国结好,发兵击败楼烦残余势力,使赵国的周边环境大体保持安定。

可是,在他主政后期,做错了一件事,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祸国殃民匪浅,使他后悔不及,也成了他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

展开全文

(赵孝成王)

一、喜从天降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双方在太行山一带展开激战,韩国战败,丧失了大片国土,致使上党一带与韩国本土被切裂开,成了一块飞地,孤悬于国家本土之外。上党郡守冯亭害怕上党城被秦军攻破,又不愿意投降,就准备带领上党郡的数十万军民投降身后的赵国。

此前不久,赵孝成王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穿着肃穆华丽但又不齐整的衣衫,乘飞龙升天了,未到天上却掉下来了,看到了满目的金山银山。他很高兴,自以为是吉兆,下令巫师占解,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肃穆华丽但又不齐整的衣衫是残缺不全,乘飞龙升天未到却掉下来了是有气无实,见到金山银山是忧愁的征兆。

(秦昭襄王)

听此,赵孝成王深以为不然,始终坚自己的梦是好梦,好梦就会成真。三日以后,他的“好梦”成真了:冯亭派到赵国献城投降的使者到了。想到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白白得到十七座城、数十万军民,这梦简直是太好了、太美了、太让人惊喜了。

他马上召见叔父平阳君赵豹,十分自豪的如此这般一说,平原君却当即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秦国拼死拼活的出战多年,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获得土地。他们损失那么多物力财力人力,眼看就要攻破上党郡了,你却给“抢走”了,秦王会忍受这个委屈?秦国会吃这个亏吗?地,不可受,人,不可接。

见叔父这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赵孝成王不乐意了,又招来了另一个叔父平原君赵胜。赵胜却认为:即使动用百万大军进攻,花一年多的时间,耗费许多人力物力也未必能取得一座城池,现在坐享其成,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的城池、百姓,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好运来了,拒之门外不是傻瓜吗?

听此,赵孝成王大喜,下令封冯亭为万户侯,上党郡下属各县县令均封千户,可以世袭,官吏百姓都“益爵三级”,另赐六金。

可见,赵孝成王对美梦成真的喜悦有多么的痛快!

(秦昭襄王)

二、兵连祸结

俗语说:“乐极生悲。”赵孝成王这次与之对上了,平原君如此,赵国的军民如此,赵国的国运亦如此。

诚如平阳君赵豹所预料的那样,秦王的眼里不揉沙子,闻听赵国接受了秦国付出重大代价后终于唾手可得的上党后勃然大怒,发兵向赵国进攻。赵孝成王令廉颇迎战,出战失败而还,屯兵长平固守,展开了持久战。这一拉锯就持续了两年多,赵孝成王恼了,下令赵军出战,廉颇认为不可。平原君又派人督促廉颇,希望速战速决。可是,廉颇认为秦军难敌,赵军出战没有胜算,只有等待时机别无他法,依旧拒绝出战。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俘虏)

最后,在秦国间谍的活动下、赵国投降派的相互勾结下,赵孝成王同意让赵奢的儿子赵括取代廉颇出战,而此事包括蔺相如、平阳君、虞卿等许多重臣在内的大部分朝臣均表示强烈反对,平原君赵胜却大力支持,最终这一任命得以“通过”。赵括到长平后不久,就主动出战,结果酿成了巨大的惨败,致使赵国再也难恢复元气了。

对于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平原君自知犯下了弥天大罪,真诚向赵孝成王请罪,赵孝成王也知道是自己太天真了,不能全怪自己的这位叔父,就宽慰了他一番。

而后,秦军一路东来,将邯郸城团团围困,赵国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邯郸保卫战。这三年,是赵国历史上极其艰难的时期,上至君王,下至平民,为打赢这场战争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代价。廉颇被起用,担负起抗战重任,平原君则设法离开邯郸城,向魏国、楚国求救,试图发起合纵攻秦运动。

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在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带领军队的大力支持下,赵国军民开城出战秦军,王龁带领的秦军被击败,仓皇而逃,郑安平带领两万秦军被迫投降,邯郸保卫战历时三年以赵国的惨胜而结束。

(廉颇)

三、得不偿失

赵胜胜个人资料,赵胜币圈与plus

接受上党投降,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一桩生意。对于这里面的利害冲突,很多人看的很清楚,比如平阳君赵豹和虞卿。特别是平阳君极力劝谏赵孝成王不要想那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不要随便激怒秦国,激怒秦国的后果很严重。尽管赵孝成王很反感,很不以为然,可是叔父的话他不得不掂量一下。

犹豫之际,他求教另一个叔父平原君,倘若平原君也像平阳君那样结合实际苦心教诲他,那么赵孝成王肯定会听进去,打消不劳而获的奢望念头,清醒的审视实际情况,进而不再狂热,不去接受那块烫手的山芋。

(赵括)

可是,偏偏平原君利令智昏,被巨大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一意怂恿侄子去接受那美梦成真的成果,结果,赵国一连与秦国打了六个年头的仗,耗费了祖上积攒多年的财富不说,还将四十多万精兵推进了火坑,真是自掘坟墓、得不偿失。

付出了这么大代价换来的上党地区,赵国仅仅“享用”了三年,还是被秦国给夺去了,想一想,赵国真是何苦!

经过五六年的战争后,赵国元气大损,从一个可以与秦国匹敌的军事强国一下子沦落为几乎与魏国为伍的二等国家,大势已去。

此后,平原君心力交瘁,渐渐无心于政事了。六年后的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平原君赵胜死去,享年五十七岁。又过六年,到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赵孝成王薨殂,赵悼襄王继位,郭开等人秉政,赵国朝政日益混乱,国势更加衰落,赵国恢复元气就更难了,距离亡国的日子也就更近了。